借入央行拟维护稳定债市国债
在接连“喊话”提醒长债风险后,维护稳定央行将于近期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债市债人民银行网站7月1日消息,央行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拟借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入国评估基础上,维护稳定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债市债受该消息影响,央行当日国债期货全线收跌,拟借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攀升。入国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维护稳定在10年国债收益率降至历史低点之际,债市债卖出国债有利于稳定长债利率,央行防范利率风险。拟借
债券价格和收益率是入国反向关系。如果投资者积极购买国债,债券价格将上涨,收益率下降。相反,如果央行出售国债,国债价格将下跌,收益率上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央行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后,可以将这些国债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进而压低相关国债市场价格,推升相关国债收益率。这是本次公告发布后,债券收益率大幅度上升的原因。王青判断,央行将主要借入10年期及以上期限的中长期国债,至于借入规模、是否或何时出售,将由央行根据债券市场形势而定。
今年以来,由于“资产荒”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显著下降。一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6%下降至2.29%,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84%下降至2.46%,分别下降27和38个基点,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央行在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长期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了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同时也受到无风险资产相对缺乏等因素的影响。
央行行长潘功胜近期在陆家嘴论坛上也提醒了相关风险。他强调,美国硅谷银行的风险事件提示,中央银行需要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和评估金融市场的状况,及时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积累。同时应当看到,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既有买也有卖,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近期央行多次提醒,其在公开市场开展国债交易操作是双向的,并不是一味买入,也可以择机卖出。这是央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进行观察、评估基础上,审慎做出的决定,表明央行近期将在公开市场开展国债卖出操作。这将影响债券二级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可能影响利率走势,进而避免中长期国债利率过度偏离合理水平。同时,央行通过此举,提醒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注意防范投资中长期债券可能产生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
责任编辑:杨莉
(责任编辑:焦点)
-
人民网北京6月8日电“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彰显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今日在第十四届陆家 ...[详细]
-
昨日,中国银监会、工信部等四部委正式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贷平台“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的定位,对经营范围实施“负面清单”,提出13类不得从事的行为,并规定个人 ...[详细]
-
昨天,私募圈备受瞩目的“空壳”私募清理大限如约而至。据统计,截至7月31日,已经登记的24742家私募中仍有12579家没有备案首只产品,这也就意味着,昨天一天有近万家私募机构 ...[详细]
-
近日,央行发布《2016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英文版,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回顾了一年多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新进展,介绍了人民币国际使用的相关改革情况,展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报告》指出,2 ...[详细]
-
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告广大缴存职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自2025年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现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一 ...[详细]
-
人民币“8·11”汇改即将迎来一周年。回顾这一年,虽然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去年8·11汇改和今年1月初的两波大幅贬值,但在此之后的半年多来,央行通过进一 ...[详细]
-
8月11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2016第二季度黄金需求报告,受益于2016年第二季度15%的持续增长,上半年黄金总需求达到2335公吨,为上半年需求量历史第二高纪录。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是黄金价格35年来 ...[详细]
-
“资产荒”为保险资金配置带来了压力,多方因素都对其投资操作构成考验,大类资产调配由此成为险资优化配置获取理想收益的主要办法,保险资金主动进行策略配置也成为选项。业内人士认为,虽 ...[详细]
-
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汤 珏 通讯员张 稚)5月6日,今年“五一”假期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分析报告出炉,累计接到投诉370件、举报60件、咨询599件,我市节日期间未发生群体性投诉和重 ...[详细]
-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谈2016年1-6月我国吸收外资情况1-6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17.6亿元人民币折694.2亿美元),同比增长5.1%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指出, ...[详细]